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神经外科专家妙手“拆弹”除隐患 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07-13 阅读:1312 次

“啊!我的头都要炸了!”很多人着急烦躁时都会喊上这么一句口头禅,而59岁的老范(化名)却实打实经历了一回脑袋“炸裂”。近日,原本身体还算不错的老范在家中突然倒地不醒、口吐白沫、抽动不止,家人发现后赶紧将他送至我院,抢救过程中老范一度呼吸心跳骤停,生命危在旦夕。检查发现老范脑中潜藏了一颗“炸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我院神经外科血管组团队运用一根血流导向装置精准完成了“排爆”任务,这也是该项技术在镇江市的首次应用。

不破则已,一破致命 老范经历“生死关”

据老范家人回忆,事发当天下午,推开家门就发现老范已经晕倒在地,而且口吐白沫、浑身不停抽搐,于是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将老范送至我院急诊科。

头颅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脑肿胀,进一步做脑血管CT血管成像提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就在做完检查回抢救室的途中,老范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医护立即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幸好抢救及时,老范逐步恢复了心跳和自主呼吸,病情趋于稳定。

“脑动脉瘤叫瘤而非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脑动脉的血管薄弱处长期受到血流冲击形成的‘鼓包’,就好比轮胎上出现了一个膨出,容易引发‘爆胎’。同样的道理,脑动脉瘤也很容易破裂出血,所以脑动脉瘤又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死亡或病残率极高。相比普通脑动脉瘤,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一旦破裂则更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更高。”神经外科血管组副主任医师邓引生介绍,老范当下的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心跳骤停,更要紧的是,脑动脉瘤也可能再次破裂。

巧用“新武器”给血管“铺路”

研究报道,30%左右患者首次脑动脉瘤破裂就可能导致死亡,如果幸运存活,动脉瘤也极有可能再次破裂致二次出血,死亡率高达60%-70%。手术虽然有很大风险,但却是唯一的救治方案。针对老范的病情,邓主任会同周加浩、刘军副主任医师紧急开展病例讨论,就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谋划。大家一致认为,开颅手术的风险和创伤非常大,新一代血流导向装置重塑血管的介入治疗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邓主任形象地解释:“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高金属覆盖率的密网支架,过去我们是在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进行单纯‘填坑’,而现在是运用密网支架进行血管壁重建,给血管重新‘铺路’。这种介入治疗方式在重建血流的同时,一方面可减缓瘤腔内的血流,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瘤颈的修复,降低复发的风险,此外还可避免瘤腔内致密的弹簧圈填塞,减少占位效应。”

手术方案制定好后,前期准备工作也要一一完善。团队除了要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还要预防血栓脑梗的可能。邓主任介绍,术前术后需规范抗血小板治疗,而老范气管切开,胃管鼻饲流质,因此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频次和剂量也需要调整,需要血栓弹力图的动态监测。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手术听起来简单,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却很高,术中需要根据病变血管的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大小的支架,术中支架定位需要尽量避开重要穿支血管,支架释放过程中需要保证支架的完全打开和良好的贴壁,需要导丝和导管的配合,缓慢逐步释放,减少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6月23日,经过充分的准备,邓引生、周加浩、刘军三位专家密切配合,为老范成功实施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术程顺利,耗时约1小时。术后老范恢复得很好,目前已能完成简单动作和交流,家属非常满意,对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顾表示衷心感谢。

发病率约1%-2% 建议专项体检提前“排雷”

脑动脉瘤并不是一个离大众很遥远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100个人中就有1到2个人是动脉瘤“携带者”,中年以后的发病率则增加到 7%。

这颗“不定时炸弹”虽然可怕,但发生“爆炸”的几率并不高。大部分的脑动脉瘤都处于“静止”状态,只有极少部分会发生破裂。不过一旦破裂,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没有破裂的动脉瘤大多是没有症状的,少部分会出现轻微的头痛、脖子发硬等,这些症状一般与脑动脉瘤逐渐变大和少量出血有关。剧烈运动、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脑动脉瘤破裂。一旦破裂,最典型的表现是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脑动脉瘤引发的头痛是相当剧烈的,很多患者形容为这辈子从未体验过的最剧烈的疼痛。所以,一旦出现剧烈头痛,千万不要自行服用镇痛药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脑动脉瘤既然如此可怕,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脑血管检查,并逐渐将其纳入体检项目,通过脑血管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来排查脑内血管情况。

6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