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病在国民死因调查中已居第一位,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面对严峻的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控形势,2009年6月,原国家卫生部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并于2011年4月正式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工程提出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多学科合作、规范诊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防控策略。

 为了深入宣传脑卒中预防知识,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及早发现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300万镇江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指导脑卒中的规范筛查、循证施治、合理用药和组织科学研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按照“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有关要求在基地建设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定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和落实卫生计生委关于在全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防治的工作会议精神,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了“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基地”医院实施组织机构和方案,并召开了启动大会,医院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业组、督导组、宣教组、对外联络组等。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脑卒中管理组成员督促、检查各相关科室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项工作得到了医院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各临床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工作》要求,全力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的基地建设。医院设立了脑血管疾病内、外科门诊,并成立了由脑卒中内外科病区、急诊病区、康复病区以及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MRI室、介入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核医学科、体检中心参与的脑卒中单元医疗服务流程,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筛查要求,将体检高危人群增加脑卒中筛查项目。开通急性脑卒中诊治咨询电话。在医院网站主页开通创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专题,介绍脑卒中筛查与干预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预防知识。

二、定期开展医师培训和健康教育 1、医师培训:本院脑卒中成员每月均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培训。2012.05~2013.08进行了《脑梗死的分期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及相关注意事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策略》、《解读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指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与诊治》、《颈动脉剥脱术》、《房颤的抗凝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型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010年指南》、《TIA中国专家共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外科治疗》、《脑血管病的MRI表现》等相关知识的培训。2012-12-21 医务处、脑卒中办公室组织培训:医务处陈吉祥主任再次介绍本项目实施内容;于明副主任医师讲解《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陈慧娟主任医师讲解《病例报告表(CRF)的正确填写》。2013-09-14举行由我院神经内科承办的镇江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卒中诊疗新进展》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2、健康教育宣教:本院脑卒中成员在“世界卒中日”在门诊对卒中高危因素、防治措施等进行宣教。于明副主任医师在镇江电视台资讯频道、电台空中门诊节目中多次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张晓林主任医师、吴旻主任医师、于明副主任医师及其他脑卒中成员多次下乡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

 三、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研究工作 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一直是我院科研重点支持方向。《脑缺血耐受的神经保护作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尤瑞克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研究及MRI功能成像评价》、《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抗炎机制研究及MRI功能成像评价》等课题先后获得省市资助。参与了江苏省卒中联盟,开展了溶栓、脑保护等相关研究工作。现参与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的健康丛书《脑血管病的防与治》的编写工作。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将以申报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建设为契机,为镇江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